在赛前的表态中,纳格尔斯曼无疑展现出他的坚定和自信。对于巴黎可能派出的伤病阵容或是外界的种种猜测,他都保持怀疑的态度,仅用三个字“我不信”回应。他的态度坚定而清醒,仿佛是人间清醒的化身。
然而,当比赛正式打响,纳格尔斯曼的战术安排和策略运用显得更加前卫和创新。德利赫特、乌帕梅卡诺和帕瓦尔组成的三中卫阵型,不仅在整体阵型上摆出了3421的布局,更在细节上进行了诸多创新。两个边中卫大幅前顶参与接应,第一时间破坏对手的反击,三中卫还会频繁换位,这样的战术安排让比赛充满了变数。
拜仁的进攻端更是充分散开,舒波莫廷身后是萨内和穆夏拉这两个具有边路属性的攻击手,再加上打翼卫的科曼和坎塞洛,中场的格雷茨卡不断前插,充分利用了球场的宽度。这样的进攻布局,让拜仁在场上占据了明显的上风,实现了持续压制。
巴黎方面,加尔蒂埃的核心策略是稳守。他们没有采用边翼卫1v1狂飙的转换速度,而是通过增加边路人数来抵挡拜仁的攻势。然而,拜仁的边中卫高压上抢战术,让梅西和姆巴佩难以发挥,再加上后面没有姆巴佩的支援,巴黎的进攻也变得乏力。
下半场,纳格尔斯曼主动换人调整,将科曼换到右路,戴维斯的加入让拜仁的冲击力更加明显。而加尔蒂埃则用金彭贝换下了阿什拉夫,但这样的调整似乎并没有让巴黎找到更好的节奏。拜仁抓住机会进球后,加尔蒂埃更是只能打出最后底牌,将姆巴佩和鲁伊斯推向了前场。
然而,纳格尔斯曼的应对策略更加出色。他看穿了没有阿什拉夫的巴黎肯定会主攻姆巴佩和门德斯的那条边,于是调整了三中卫的站位,让乌帕梅卡诺去迎接他的国家队队友。这一策略的调整让拜仁继续保持着场上的优势。
最终,拜仁守住了少打一人的几分钟,保住了首回合的胜利。这场比赛不仅展示了两位教练的高超战术素养和应变能力,也让球迷们大呼过瘾。纳格尔斯曼和加尔蒂埃的教练对决,仿佛是教练版的PUA大战,让人看得津津有味。虽然比赛的结果还未知,但无疑我们已经欣赏到了两位教练玩出的一些很新的足球。